环境科学(山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招生宣传片及专业介绍(2024版)

发布时间:2022-06-10 作者: 来源: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策,未来数十年将是我国环境生态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时期。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专业特色,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总目标。在理论技术方面,培养具备环境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掌握典型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生态效应、污染防治及生态修复、环境管理与规划、经济核算及工程管理、环境监测与评价等综合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业人才;在实践应用方面,培养学生在高等学校、科研、化工、轻工、能源、市政等生态建设和污染治理技术相关领域具有严谨思维能力、较强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具有较高中英文文献查阅、分析及应用水平,且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综合能力;在职业素养方面,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沟通交流、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具有自我培养意识并能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二、课程体系

三、师资力量及学科建设

环境科学专业是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单位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建设专业群骨干专业、“山东省样板党支部”、学院“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根据美国ESI数据库的基本科学指标,学院环境/生态学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专业拥有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安全与环境功能材料二级学科博士点。教师29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79.3%,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2022年版)1人,山东省泰山学者2人、杰出青年2人,山东省高等学校青年创新团队1个。近五年,专业依托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111创新引智基地等平台,获批石油和化工行业工矿场地生态修复产业技术创新中心和青岛市化工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工程技术中心,承担国家重点研发项目2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发表SCI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2部,专利近40余件。

四、人才培养

1. 教学改革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学生被动学习、课堂传授为主-实践能力较弱两大问题,在教学理念、模式和内容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近年来,在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系列实践教学环节为核心的创新教学体系两方面取得了创新成果。在教学技能竞赛、多媒体竞赛、实验教学改革中10余人次获奖;积极探索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主持在线课程10余门,其中省级在线开放课程7门;近五年主持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本科专业群建设项目1项,承担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2项、山东省教改项目3项,省级黄河国家战略课程思政案例1项,校级教改项目10余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 导师制度

建立类似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一对一导师制度,加强本科生与骨干教师的课外交流,强化过程培养,为学生的学习、科研及生涯规划进行个性化的指导。从大二开始,学生可以结合导师课题或按照个人兴趣选择题目,组织科研小组,进行科研训练。显著增强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意识、科研兴趣、交流能力、团队精神和领导力等方面的素质培养,成果丰硕。学生获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科技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挑战杯省级铜奖1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5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25项,多位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3. 思政教育

为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专业老师积极将思政建设与专业课程结合在一起,成绩斐然。环境科学教研室获评2023思想政治先进集体,《环境学》、《环境生物学》、《环境质量评价》等3门课程获批了课程思政试点项目,其中《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获山东省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2023年,获批“环境污染与防治课程思政团队”。其他课程也将思政教育作为了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抓住切入点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信念融入课堂,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建立专业自豪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发奋图强,努力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4. 毕业去向

①升学

本专业学风淳朴,积极向上,近三年升学率稳定在50%以上,其中绝大多数同学考入南开大学、山东大学和天津大学等211985、中科院等院所深造。

②就业

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环境科学专业就业率稳定在98%以上。2020-2022年尽管受疫情影响,但是由于社会对环境专业人才的刚性需求,本专业就业率达到了100%,就业去向包括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等。

5. 优秀校友

专业的发展需要学风、人文的积累和传承,环境科学专业历经20余载,已经在各行各业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表2为部分优秀校友列表。

2. 优秀校友代表

姓名

班级

现状

吴兵

环境011

南京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优青

牟翠翠

环境045

兰州大学教授,博导

单军

环境021

中科院土壤所,研究员

赖俊翔

环境023

广西科学院中心主任,研究员

骆霞

环境051

云南大学教授,云南优青,云南青年千人

刘晓男

环境023

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总经理

李伟超

环境171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河口区委员会组织部(选调生)

窦宇婷

环境181

中国共产党博兴县委员会组织部(选调生)

总之,环境科学专业以三全育人为原则,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课程体系的更新,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大胆改革,在向社会输送优质环境类人才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Baidu
sogou